期間費用是指企業(yè)管理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yè)管理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這些費用隨著時間推移而發(fā)生并與當期產品的管理和產品銷售直接關聯(lián)而與產品的產量、產品的制造過程無直接聯(lián)系。期間費用的發(fā)生使企業(yè)經濟利益流出,而這些經濟利益的流出是可以通過收入的實現得到補償并在當期稅前利潤中進行扣除。正因如此,期間費用在企業(y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著企業(y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因此,加強期間費用的會計控制,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企業(yè)資產的保值增值至關重要。新形勢下企業(yè)期間費用管理并不是一味的 “緊縮”,而是要通過進一步完善期間費用核算與管理的相關措施來努力降低各種費用開支、降低經營成本,積極應對嚴峻形勢的挑戰(zhàn)。
公司如果想降低和控制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就必須搞好預算管理,加強審核控制,也即建立健全各項費用管理制度,按制度規(guī)定控制費用支出,下面分別說明各項期間費用的控制方法。
一、管理費用的控制管理費用是對生產經營活動從事監(jiān)督和提供服務所發(fā)生的費用,與產品的制造成本不同,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一)管理費用中的大部分為固定費用,從成本責任的角度看,不屬于完全可控成本;
(二)各項管理費用大都受企業(yè)管理方針和決定的影響,職工個人對此沒有太多的約束力,不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可以通過所耗數量和工時的多少加以制約。由于具有這些特點,對管理費用就不能跟制造成本那樣從“價差”和“量差”進行控制,而應采用下列的方法。
1.預算控制企業(yè)應對某一時期可能發(fā)生的管理費用事先做出預算,然后按預算控制支出。制定管理費用預算時,應與整個企業(yè)業(yè)務和盈利計劃相配合。為便于費用支出的控制,還需遵循以下原則:
(1)各項費用應依權責確定歸屬,使任何一項費用都有某部門或人員負責;
(2)將管理費用分為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兩類,分別制定預算。管理費用中仍有一些項目會隨銷售收入的變動成正比例地同時增減,對這些項目,可按銷貨凈額的一定比例確定;
(3)編制預算時可按過去的歷史資料,考慮將來可能的變化加以調整。
2.審核控制預算編制之后,控制的執(zhí)行則要依賴各項開支的審批核準。審批核準的依據是預算額。審批核準的權限,劃歸各責任部門。負責審批核準的部門應隨時注意預算限額,不能超過。如有超預算開支的,必須事先報上級部門單獨審批核準。
3.流程控制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制定招標、詢價等規(guī)范的流程制度去降低企業(yè)發(fā)生的眾多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
二、財務費用的控制財務費用是企業(yè)籌資活動形成的,控制財務費用應聯(lián)系籌資的數額,分析財務費用的發(fā)生是否合理、有效。因此,財務費用的控制應結合資金成本的控制來研究。
三、銷售費用的控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都屬于期間成本,但銷售費用具有一些與管理費用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銷售費用具有較多的變動項目。例如,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委托代銷手續(xù)費、銷售服務費等等,這些費用項目隨銷售量的大小而變化。從成本控制的角度看,可以將其與銷售量結合起來,按不同銷售規(guī)模控制開支的大小,使費用控制的界限更為清晰。
(二)銷售費用可與銷售貢獻相配比。由于銷售費用是因銷售產品(商品)而發(fā)生的費用,一般發(fā)生于銷售部門的業(yè)務范圍內,所以較適宜將其與銷售收入直接掛鉤,以銷售貢獻衡量銷售費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借以激勵有關人員降低費用,節(jié)省開支。對于銷售費用的控制,同樣應當運用預算控制和審核控制,此外還可以采用利益貢獻報表。
1.預算控制銷售費用的預算控制原則與方法,大致與管理費用相同,但更應注重其中的變動項目。
2.審核控制銷售費用的審核控制,與管理費用相同,也是在費用開支之前,由有關負責人審查批準并經常核對總額是否突破預算。
3.利益貢獻報表將銷售機構的銷售費用與取得的銷售收入相比較,可以表達其對企業(yè)利益的貢獻。通過努力擴大了銷售額,降低了銷售費用,那么銷售機構的貢獻就大;反之則小。為了鼓勵銷售機構多做貢獻,還可以事先規(guī)定貢獻額、銷售收入、銷售費用幾項指標之間的比例,作為獎懲的標準。利益貢獻報表就是反映銷售機構貢獻大小的一種內部報表,通過它可以反映出利益貢獻的有關情況。